回首頁
回首頁
回讀古集粹
1-100
101-200
201-300
301-400
401-500
501-600
601-700
701-800
801-900
901-1000
1001-1100
Home
Back
Top

101
哀莫大於心死。
【莊子 田子方】



102
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
【莊子 刻意】



103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莊子 人間世】



104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莊子 人間世】



105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按舊註以無近名,無近刑作莫近名,莫近刑解。然為惡兩字,終不可訓,梁章鉅先生謂為善何必即有近名?為惡何必即有近刑?惟當不因名而為善,不畏刑而不為惡耳!竊以為如將「無」字改為「勿」字,不亦可乎。)
【莊子 人間世】



106
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列子 夫端】



107
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利害,盈虛,禍福得喪永不可分)
【列子 夫端】



108
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
【列子 引周諺】



109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關尹子 九藥篇】



110
少言者不為人所忌,少行者不為人所短,少智者不為人所勞,少能者不為人所役。
【關尹子 九藥篇】



111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淮南子 繆稱訓】



112
天下有至貴,而非勢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壽而非千歲也。原心(赤子之心)反性(天生之本性,即去人欲而存天性)則貴矣;適情知足則富矣;明死生之分則壽矣。
【淮南子 繆稱訓】



113
非澹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淮南子 主術訓】



114
心欲(愈)小而志欲(愈)大;智欲員(愈圓)而行欲(愈)方,能欲(愈)多而事欲(愈)鮮。【按:孫思邈用其語作膽欲(愈)大而心欲(愈)小】
【淮南子 主術訓】



115
有榮華者,必有憔悴。有羅紈者,必有麻蒯。
【淮南子 說林訓】



116
是而行之,故謂之斷;非而行之,故謂之亂。
【淮南子 說林訓】



117
懸千金於市,市人不敢取者,分定也。委一錢於路,兒童爭之者,分未定也。(身分或分際)
【意林 引物理論】



118
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
【意林 引慎子云】



119
雉兔在野,眾皆逐之,分未定也。雞豖滿市,莫有志者,分定故也。
【意林 引尹文子彭蒙云】



120
心誠憐,白髮元(元:黑色)情不怡,艷色媸(魯連子)。
【意林 引尹文子彭蒙云】



121
喜名者,必多怨。好與(參與)者,必多辱。夫利為害本,而福為禍先。惟不求利者為無害,不求福者,為無禍。
【詩外傳一 好與者好出風頭的人】



122
禍莫大於無足,福莫厚於知止。
【抱朴子】



123
福生於無為。而患生於多欲。知足然後富從之,德宜君人,然後貴從之。
【韓詩外傳五】



124
天地不常泰,亦不常否;聖人不常出,亦不常絕。
【韓詩外傳五】



125
嬰兒有常病,貴人有常禍,父母有常失,人君有常過。嬰兒常病,傷飽也;貴人常禍,傷寵也;父母常失,在不能已於媚子;人君常過,在不能已於驕臣。
注:已,停止也。

【潛夫論忠賢】



126
以義費於彼者,天必賞之於此,以邪取於前者,天必衰之於後。
【潛夫論 務本】



127
君子所惡乎異者三。好生事也,好生奇也,好變常也。
【申鑒雜言】



128
小人朝為而夕求其成,坐施而立望其反(反,反饋,反哺),行一日之善而求終身之譽,譽不至,則日善無益矣!遂疑聖人之言,背先王之教,存其舊術,存其常好。是以身辱名賤,而不免為人役也。
【中論本修】



129
先民有言:人之所難者二:樂攻其惡者難(心甘情願去研習其討厭的事務是很難的一件事。攻:研習也治理也。),以惡告人者難(把自己的缺陷或罪惡肯坦白告訴別人,也不容易。)。
【中論 虛道】



130
易樂者,必多哀;輕施者,必好奪。
【中論 王道】



131
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法言 君子】



132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賈誼新書 過秦論下引諺】



133
神不勝道,妖不勝德。
【新序 雜事二】



134
意不並銳,事不兩隆。盛於彼者,必衰於此,長於左者必短於右,喜夜臥者,不能蚤起也。(喜夜臥者不能蚤起:喜歡深夜才去就寢的人,必定不能早起。)。
【說苑 說叢】



135
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
【說苑 敬慎】



136
福不重至,禍不重來。
【說苑 權謀】



137
信鬼神者失謀,信日者(日者:古占卜家,今之算命占卦者)失時。
【說苑 友質】



138
欲人不知,莫若勿為。
【說苑 正諫】



139
欲人不聞,莫如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漢書 枚乘傳】



140
附耳之言,聞於千里。(高誘注:附耳竊語,千里知之)。
【淮南子 說林訓】



141
能忍恥者安,能忍辱者存。
【說苑 談叢】



142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論衡 書解】



143
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滅火復燃;能更生人,不能使死人復見(現)。
【論衡 論死】



144
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怨,莫怨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黃石公素書 本德宗逅】



145
書不必孔孟之言,藥不必扁鵲之方。合義者從,愈病者良。
【牟子】



146
少所見,多所怪。
【牟子】



147
世間無所不有,五經所不載,不可便以意斷也。
【抱朴子 雜應】



148
清者,福之所集也;奢者,禍之所赴也。福集,則雖微可著,雖哀可興焉;禍赴,則雖強可弱,雖存可亡焉。
【葛洪 抱朴子】



149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姦,于浮華之虛稱,非所以得名也。
【顏氏家訓 名實】



150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梁章鉅按:自古聖賢志士,無不早起,書言待旦,詩剌晚朝,風有位則日,夙夜浚明,飾內行則云夙興夜寐,蓋相士之道,相宅之方,視起之早晏而可決矣。

【梁元帝 纂要】



151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藝文類聚 引見異錄】



152
在險而運奇,不如宅平(心地持平)而無為。
【中說 禮樂】



153
小不忍致大災。杜牧詩忍過事堪喜,司空圖詩忍事敵災星。
【中說 問易】



154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傳休奕口銘】



155
利令智昏。
【史記 平原君傳】



156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史記 春申君傳引語】



157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 淮陰侯傳】



158
窮達有命,吉凶由人。
【漢書 敘傳】



159
死生有命,吉凶由人。
【風俗通 怪神云】



160
六經皆謂,禍福由人,不言盛衰有命。
【通鑑目錄 二二引陸贄云】



161
和氣致祥,乖氣致異。
【漢書 劉向傳】



162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書 東方朔傳】



163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漢書 王嘉傳引語】



164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漢書 枚乘傳】



165
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古。
【漢書 京房傳】



166
木落歸本,水落歸末。
【漢書 翼奉傳 注引翌氏風角】



167
有志者事竟成。
【漢書 耿弇傳】



168
律設大法,禮順人情。
【漢書 卓茂傳】



169
良工不示人以樸(拙也)。
【漢書 馬援傳】



170
容容多厚福。容容:和同意。
【漢書 左雄傳】



171
聖人轉禍而為福,智士因敗而為功。
【漢書 馮衍傳】



172
位尊身危,財多命殆。
【漢書 馮衍傳】



173
仁義豈有常所?蹈之則為君子;背之則為小人。
【漢書 臧漢傳】



174
良醫不能救亡命,強梁不能與天爭。
【漢書 蘇竟傳】



175
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蜀誌 劉先主傳】



176
患難之生,皆生於利苟不求利,禍從何來?。
【陳書 蕭允傳】



177
當局稱迷,旁難必審。
【唐書 行沖傳】



178
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唐書 陸象先傳】



179
善言不可離口,善藥不可離手。
【唐書 孟詵傳】



180
急趨者,無善跡。
【唐書 朱敬則傳】



181
敵則氣作,急則計生。
【白居易和元微之詩序】



182
內不足者,急于人知,沛焉有餘厥問四馳。
【韓愈 知各箴】



183
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寧,終莫能戒。
【韓愈 知各箴】



184
動人以言,所感已淺,言又不切,人孰有懷?
【通鑑目錄 引陸贄語】



185
慮有愚而近道;事有要而似迂。
【通鑑目錄 引陸贄語】



186
天堂無則已有則,君子登;地獄無則已有則,小人入。
【家禮引唐李舟與妹妹書】



187
白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
【唐林寬 少年行】



188
治必以寬,寬之之術歸於察,察之之術歸於義。
【孔叢子刑論引孔子語】



189
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
【意林 引太公六韞】



190
古之听言公,惡其意不惡其人。
【孔叢子刑論 引孔子語】



191
以禮齊民,譬之於御則轡也;以刑齊民,譬之於後則鞭也。
【孔叢子刑論 引孔子語】



192
有惠百姓之心,莫如一切除非法之事。
【孔叢子刑論雜訓 引子思子語】



193
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管子 牧民】



194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管子 牧民】



195
度爵而制服,量祿而用財,雖有賢身貴體,無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資,無其祿不敢用其財。
【管子 立政】



196
禁勝於身,則令於民。(凡擬禁於民者,先禁本身,本身能勝禁,然後再令於民,以身作則也)。
【管子 法法】



197
凡赦者,小利而大害,久而不勝其禍。無赦小害而大利,久而不勝其福。
【管子 法法】



198
赦,權時之宜,非常典也。
【勞悅 漢紀】



199
賊良人之甚者,莫大於數赦。赦贖數,則惡人昌而善人傷矣!
【潛夫論 述赦】



200
一歲載赦,好兒噫嗟!
【崔寔 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