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領導與決策
主題論述
書摘精選
Home
Back
Top



題要
壹、研究緣起
貳、研究方法與限制
參、本文
一、前言:
  人格特質、領導才能、決策品質之定位。

二、人格特質對決策品質的影響
 (一)智慧
    1學習能力
    2洞察力
    3善用間接路線
    4創意
 (二)社會的廣博性
    1節制
    2韌性
    3勇氣
    4是非之心
 (三)內在的動機與成就慾
    1理想
    2野心
    3成就慾
 (四)人群關係的態度
    1度量寬宏
    2領袖氣度與親和力
    3均衡
 (五)結語
三、領導能力對決策品質的影響
 (一)知識
    1專業知識
    2通才通識
 (二)體格
 (三)良好的「手段選擇」能力
 (四)行政能力
    1協調
    2計劃
    3識人、教人、任人及授權
    4建立規範及維持規範
    5留意公共關係
 (五)結語
四、重大決策之評估,探索影響決策品質的人為因素
 (一)巴黎和會
    1緣起
    2過程
    3評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盟國在歐洲戰場的作戰目的及
    第二戰場的開闢

    1作戰目的
    2第二戰場的開闢
    3評估
    (1)目的錯誤
    (2)報復心太強
 (三)波蘭戰爭
    1經過
    2評估
肆、結論



題要
一 、 本研究旨在從純學術立場,以人格特質研究法,專就高層人物為對象,探討其對決策之影響,為鑑往知來之依據。
二 、 本著「有所不言」及「言宜不盡」之分寸,寄語『有緣之人』留予讀者較大思維空間,自行去探究過去、當前與未來決策上之弊病,期在心 靈上及觀念上取得更大之共鳴與共識。
三 、 領導的功能為協調、團結、激勵、計劃、授權、指導、溝通、考核、公共關係等九項,愈能發揮以上功能者,其能力愈強,反之愈弱。
四 、 人格的解釋:決定一個人適應環境特有的行為模式及思維理則。
五 、 行政決定有把握時機、完備週密、切實可行、多元參與等原則。並應運用常識判斷、邏輯推理、科學方法等理性的決定方法。
六 、 很多情況,依自我理性判斷好像是極正確的、極有利的,但行之日久,竟然是後患無窮。
七 、 無法認知、學習新態勢,特別是新威脅的人,在被淘汰出局時,可能還不曉得是怎麼回事。
八 、 在美國南北戰爭時代,北軍名將薛爾曼(Sherman)就已經證明騎兵衝鋒的無效,如果至今還迷信「步兵」的衝鋒戰術,又更落後了近一百 四十年。
九 、 對任何事件,宜避免孤立觀察,應將它放在一個更大的結構裡,才能看出它真正的意義。
十 、 歐幾里德並沒有證實過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只是武斷地規定而已。愛因斯坦將天文資料綜合演繹,光線所能取得的最短途徑,是由重力場 的幾何構造而決定的一條曲線或一個大圓。將物理學之宇宙觀,運用在戰場、商場及決策上稱之為間接路線。
十一、 諸葛先生之所以不惜數次北伐,固在尋求機會捕捉幸運,更重要的還是運用功勢的手段,以圖解危紓困安定後方。
十二、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沒有使用直接的暴力,卻得到比革命,比百年宗教戰爭更偉大之效果。在政治上若以直接暴力手段奪取之民主是假 民主,最終仍淪為更暴力的統治,只有以民主爭取民主的間接手段才靠得住。在軍制上,以一再延長服役年限,企圖留任軍官是直接路線; 改善教育體制、充實學習內涵、疏通人事管道等實質工作上下功夫,是間接路線。以各種檢查、督考、視察去消除不重視訓練、不落實戰備 ,是直接手段;促使年度大型測驗競賽,結合軍種、兵科特性,使訓練自然結合戰備,藉合理之測考制度,導引正確之訓練觀念,是間接路 線。
十三、 只有具備較高智慧的人,才能藉助獨立思考從事較高層次的心靈分析。創意就是智慧的最高表現,也是最具威力的部份。
十四、 創新之可貴在於突破現況,著手有價值之興革,而不是在枝節上之修茸、粉飾。
十五、 拿破崙本來是小心翼翼頗知節制的,但過快過多的成功改變了他,使他忘了即使是天才,人類還是有他無法突破的「有限性」。
十六、 勇氣不是不怕困難、不在乎困難,而是敢面對挑戰,有效克服它。並從克服之毅力與過程中顯現出來。
十七、 身為領導者,當面對敢於直諫的下屬,就要有勇氣為自己的過失讓步,將致命的弱點轉換成致勝的優點。
十八、 是非之心:源於深厚之道德勇氣及絕對客觀之善惡標準,而客觀之程度必須擴及至與切身利益相衝突。
十九、 拿破崙的成就當然離不開世人所公認的天才,但更重要的還是植根於內在的動機與成就慾。
二十、 就歷史觀而言,人因利己之天性而產生出的行為,具有強大之自發力量,政治和其他社會結構常是為了滿足此種社會需求而有生存之功能。
二一、 統帥:講求的已不是戰場上的攻守殺伐,而是藉著均衡、謙和、中肯與親切之誠意,透過不斷的溝通、授權、協調、組合,促使各將之間 及對上對下之和諧,同心協力為共同之使命而效命。歷史上稱得上的有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及唐太宗李世民等人。近代史可以艾帥為 典型。
二二、 要想駕馭組織與群體,領導人物就必須具備一些特殊的人格特質,這種不可抗拒的魅力是除了紀律之外,讓部屬、盟友都能自動自發地追 隨你、支持你的動力。
二三、 度量寬宏,使人容言納諫,瞭解面對的真實情況,從而採取正確的因應措施。容得下比你優秀的眾人,可規勸你所不知的過失。集思廣益 ,以免因獨斷偏聽而招禍。化敵為友,變阻力為助力,四方豪傑在一股自然的趨勢,集合眾志,共襄盛舉,成功立業。
二四、 要部屬為你效命,不要靠威嚴權勢迫使他怕你;要靠真誠與關懷讓他敬你、愛你。
二五、 史達林無尚的權威性、殘害異己的鎮懾性及至高獨尊的偶像崇拜,帶給部屬無與倫比的強大壓力,令人毫無思考猶疑的空間。他雖是二次大 戰的唯一贏家,各國領袖更被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不自知,但他個人的成功,帶給人類的卻是黑暗與浩劫。
二六、 史、希二人缺少拿氏的親和力,且過度強調意識型態而缺少思想及對異族的包容力,此為拿破崙雖遭失敗,依然被世人尊奉為傲視古今的英 雄;而希特勒、史達林卻只能背上獨夫、暴君,希魔、史魔人人唾棄的臭名。
二七、 唐太宗逼父退位,不是好兒子;殘殺手足,不是好兄弟;教子無方,無賢可傳,不是好父親。但就經世、治國、濟民而言卻不能否定他的確 是好皇帝,後人不會因其私人污點抹殺歷史上偉大地位,亦不會因此而影響後人對他的崇敬與肯定。
二八、 天賦與努力之間是相乘的關係,又有臨界值的限制存在,天賦再高不努力不足以成器;努力程度再大,若天賦太差智能不足亦不能突破。唯 有兩者已具備相當之程度,才能相輔互成。
二九、 人在十歲前後的管教,可以影響四十歲前後入世之操持;二十歲前後之學養,可以影響五十歲前後事業之途徑;三十歲前後之歷練,可以影 響六十歲前後成就之規模。
三十、 信心、決心與意志是不能違背能力與知識範籌之本體而獲得成功的。
三一、 一位領導人才除了必要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知識上的廣博性。
三二、 生理的狀況可以左右心理之狀態,健康強壯的體格,為支持一切能力的基礎,如果沒有這一基礎,再多的才華、遠見也無法發揮效能。
三三、 手段之選擇有其時間性,即使孕育出再好的新點子、新手段,也要衡量環境,在「最適當的時機」才將它推出。好比是戰場上,「力」 、「空」與「時」的關係。
三四、 領導人,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設法組織並運用所能獲得的資源,以達成目標,這種組織運用資源的本領,稱之為行政能力。
三五、 懂得讓別人發揮其潛能,然後能為己用,是一種絕高的智慧。「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勝」就是成功,「不御」就是 授權。
三六、 雷根總統直接指揮五十三個部會,然日理萬機、有條不紊、游刃有餘、按時休閒。所持有者三:
(1)擇優派員堅強幕僚功能。
(2)簡化公文資料,嚴格要求任何報告
   不得超過三百五十字。
(3)充分授權。
三七、 居高位者好涉足瑣細的小事,比才智昏庸的人主導軍國大事更危險、更可怕。授權的利益永遠大於事必躬親,長期處於必須事事極微細分辨 或判斷的情況中,透支的精力會導致精神崩潰,而且喪失原有之判斷力,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
三八、 任何一個知識分子一定反對處身於現代社會還以意識型態去主導政策方向、左右學術、指導教育,或竟以之抵抗時勢潮流;也反對將任何意 識型態提高至超過絕大多數的利益之上。
三九、 事件不斷的流動,知識不斷地增加,對一個求知者而言,不宜輕諾「放諸四海而皆準,俟諸百世而不惑」的模式。真知永遠活躍在不斷的分 析與綜合之間;歸納與演繹之間;實證與領悟之間。才能在繁複迷惑的領域內,結晶出更多智慧與理性的精華,否則真理本身必有過時的一 天。
四十、 法理比人情完美;功勞比苦勞有效;制度比關係可靠。建立制度是訂定社會競爭規則,而維持規範就是扮演好公正裁判的角色。
四一、 即使是天才型的領導者,知識、學養、決策上仍存有不及之盲點,所以居高位者避免過失的第一 步,就是主動要求左右親信,提供逆耳忠言。讓自己提前知道,甚麼做錯了,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是決策重逢生機的活泉。
四二、 就領導言,最高之境界就是如何讓每一個人的優點潛力發揮出來,全力以赴,齊心投入,為共同之目標各司其職,恪竟其功。
四三、 如果盟國利用大西洋憲章的精神,向德國宣示和平條款,給予德國自新的機會,而只將箭頭指向希特勒,使大戰提早兩年結束,也能保留統 一的德國,不失為對抗俄共赤潮的堤防。在歐洲不需要投下天文數字的經費及龐大兵力組成北大西洋公約;在日本更不必替她擔負數十年國 防支出,卻「造就」出一個經濟反撲的「怪物」。
四四、 戰爭的目的不僅是單純的勝利,過度著眼於軍事勝利,反而會造成得不償失的遺憾。要求軸心國無條件投降是羅、邱二人的短視所致,它延 長了戰爭,犧牲了更多生命,勝利來臨時,卻反使西方文化受到了更大的威脅。戰爭正確的目的是戰後的情勢,只要情勢是最有利的,寧可 追求一個不太完整的勝利。若因解決一個問題而引發出更嚴重、更棘手的問題,是最不智的決策。
四五、 對日抗戰在戰略決策指導上,因武力遠不及日本,而採取大縱深防禦,將主抵抗線設在山川險阻不利敵人優勢陸軍機動及空軍轟炸的地區, 早期雖有激烈戰鬥,主要在爭取所需之時間,完成主抵抗線的部署,使全程戰役有利。
四六、 就人格特質言,不宜斷然以二分法區分為絕對的好人、壞人。有長有短、時好時壞、善惡兼蓄,是人性正常現象。吾人所關心的是某部份的 好壞、善惡、長短,如何左右其決策,及其決策對國家、百姓整體上有那些重大影響。
四七、 年過四十,絕大多數已喪失學習上的可塑性,充其量只能從資訊中尋找與自己雷同的看法,自我肯定過去得意的「成就」,再無法從異己的 論述中,改變已往的觀念,提昇自己的層次。
四八、 修正一個曾經錯誤的政策容易,要調整過去曾經成功的政策,就不容易。優裕的生活環境會使人懶得去從事自己可以做,而且應該做的改變 。進入中度開發以後的國家,當年曾受人歡迎的措施就要調整;流行的觀念要修正;這正是成長中的痛苦。
四九、 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實體,不因主觀的個人意見或價值宣示而改變。
五十、 國家實質上只是武力疆界的抽象劃分,有其先天俱來的可變性與強制性。絕大部分只能從統治、壓迫、特權、剝削諸過程中感覺其具體之存 在,唯深得民心擁護的政權,國家才有持續存在的意義。
五一、 「夏蟲不可語冰」,野心軍閥政客,梟獍成性,國之賊也,危害猶過於盜匪,是歷來動蕩的亂源,暴政永遠是歷史的一部份!如何扭轉人類 危機,創造文明新頁,不斷迎向挑戰,方是承繼歷史使命的唯一途徑。
五二、 學而優則仕是起步,更重要的是「優而仕則學」。平時積極的自我提昇及進取,戰時方能「沈潛於仁義中,從容乎疆場之上。」
五三、 治學之道:應統括歷史的整體,從高邁迴遠的思想境界,迴看事件與知識本體;從無限的突破與超越,達到人類奮鬥的目標。



壹、研究緣起
唐太宗李世民先生曾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領導的研究方法中,「人格特質研究法」即專就高層人物為研究對象,以探討人 格特質對政治或行政的影響,這正如管理科學中的個案研究,作為鑑往知來的依據;同時因個人先天稟賦及後天努力所習的才能,更對政 策的高下優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然也在討論之列;再者之所以將領導列為研究重點,其主要原因尚有以下三項:


一、中國自一八四0年英鴉片戰爭以來,前後一百五十年間,一直在戰亂頻仍禍亂相循中掙扎求存,其中因果固然是由歷史文化的病態所形 成,然而種種病態絕大部份表現在國人日常行為上,救治根本還是要由「人」來著手,這就是『中興以人才為本』之旨趣。


1949年迄今政府基於自保,優先發展經建致富之道,在文化上無暇作好紮根的工作,在教育上由於考試主導教學的怪象,填鴨式的升學主義 ,連最起碼的教育制度目的都未確立。從小學、初中、高中直到大學,只能訓練學生如何應付考試,老師要求的,試題所考的,多是背誦、 強記死資料,難得涉及思考、求證、求真的活理論。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開啟智力,開發創造獨立的精神,再以獨立創造的精神,透過研究, 不斷出現新東西,帶動文明進步。拘於價值觀所限,只能從考試成績名次上評鑑學生好壞,這種教育不但培養不出人才,更不可能有高尚的 愛國情操,今天愈是好大學,愈像外國人才儲訓班,終至以入美國籍,宣誓效忠美國為人生最高目標。影響所及是社會上衍生急功近利、不 明是非、沒有原則、沒有道德勇氣諸短見怪象,而這種因果與怪象正從各行各業蔓向軍中。


二、海峽對岸,自六、四天安門血腥暴力事件後,驚醒世人對中共改革開放的迷夢,也顯示出中國大陸比不上蘇俄。戈巴契夫容得下葉爾欽 、沙卡洛夫等異議份子。鄧小平卻容不下一手提拔但見解稍異的趙紫陽,更不惜以戰車、實彈屠殺手無寸鐵的學生及同胞。


中國人不團結,是長期封建政治文化的產物,統治者為求永保權位,促使人人互鬥而造成的。如果民族成員不互助合作,僅依賴英雄豪傑的 犧牲奮鬥,寄望賢君良相政治領袖的卓越領導,才能生存發展,前途非常可嘆、可悲的。 是西方文化的病症產生了共產主義,是只固守固有文化的病態,棄絕精髓的本旨,對西方文明毫無選擇的接受,才導致民族的浩劫。西元四 九四年北魏拓拔氏的全盤漢化,種下衰敗、分裂、亡國之遠因,就是明顯下場的史例。


唯有建立民族自信共識上,發揚優秀固有文化為基礎,摒棄文化劣根性,選擇性吸取西方文化精髓,才能在心靈上獲得真正自由,使國人由 愚眛自私中邁向光明。


民主不只是政治制度,還是思考模式、生活方式。民主下的錯誤,可以立即調整,而獨裁者為了私欲會故意訂做錯誤的決策。世界上最不好 的民主也比最好的獨裁要來的可靠、可信,這是絕對權力腐敗的必然性。解開海峽兩岸的癥結,就是雙方的民主。『台灣的民主是大陸改革 的希望;大陸的民主才是台灣安全上真正可持的保障!』


三、活躍的社會並不表示它不安定,死氣沈沈反而可能隱含著什麼問題。傳統文化價值觀,能否研究出新發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說 錯話,處處留有充分餘地,話說是靈活了,卻也成了毫無價值的廢話。敢說、敢做、做的快、做的好、做的對,就極可能會與既得利益衝突 ,也可能風險難免,而衝突與風險正是與強調安定保守不能相容的。若決策者,只重做人,不注重做事,仍以過時觀念、經驗去處理問題, 仍以「處驚不變」的方式表示心有定見,好的構想不肯冒著風險而被擱置;創意的政策常在過去經驗判斷下遭到延宕。長此以往,不肯說實 話、不肯做大事,不敢有擔當之心態下,只見虛浮的安定,犧牲了持續的進步。


由於領導者本身對決策影響之重要性,因而興起研究動機,基於愛國、憂民熱忱,就純學術觀點提出理性批判,忠言直諫,本著「有所不言 」及「言宜不盡」之分寸,寄語『有緣之人』,留予讀者較大思維空間,讓諸君自行探究過去、當前與未來決策上之弊病,期在心靈上及觀 念上取得最大之共鳴與共識。



貳、研究方法及限制
一、研究方法:
對人的研究是相當困難的,窮盡一生,也很難有那種機緣,可對真正成功或澈底失敗人物,去進行直接觀察研究,更何況即使真給予這種機 會,又往往當局者迷,反不如旁觀者公平中肯的評論,因此採用文獻研究,希望從前人文件及著作中,尋找可用資料及靈感。


二、限制:
(一)文獻研究問題,先天有其致命缺點,著者不同各別主觀意識迥異,對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就會作出全然相異的結論。
例如隆美爾評傳(Rommel:Battles and Campaigns)一書,對隆氏的評語是:「領導是一種非常均衡的藝術,以及善於和各種類型人物相 處的技巧,在高級指揮階層的領導,尤其具有此等條件與特質,重視人格影響與情分交流,隆美爾忽略這些因素,所以終於失敗。」但德國 史派德(Hans speidel)將軍對隆美爾看法完全相反。他說:「隆美爾擔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期間,幕僚人員對於各種軍事業務互相協同, 同事間亦有深切瞭解,內外極為和諧,心智上的辛勞亦頗均衡,軍官可自由工作,以收主動之效,...元帥與其工作關係最密切的軍官十 餘人用餐。每日尚有賓客來訪,自奉甚儉,僅少量飲酒,從不吸煙,在餐桌上的討論虛懷若谷,深悉如何賞罰公平,極重視部隊對人民的態 度,堅持遵守國際條約、提倡俠義精神,此種俠義精神在現時或日後已成為新奇事物,卻被希特勒視為弱點。因倫德斯特個性日益固執,前 線士兵幾不知他的名字,但隆美爾卻不斷以其最卓越之領導影響土兵,毫不顧慮自己,一個真正為他人奮鬥之人。」顯示隆美爾人格高尚, 具有高度親和力的卓越領導者。


(二)工商企業方面,決策好壞大體上有其客觀標準,即以「獲利能力」為評價尺度。雖然甚多人士倡導工商企業的「社會責任」論,無利 可圖,企業本身的生存即屬奢望,豈能顧得上社會責任。
政治及行政上,卻不易尋得評價客觀標準。二次大戰,德國第二集團軍參謀長史派德中將,即曾不顧希特勒澈底破壞巴黎的命令,使美麗的 城市免於浩劫,以軍人「服從為天職」的眼光視之,自屬不可饒恕,但自文化歷史的尺度衡量,卻又表現了人類文明最高尚的情操。


(三)公元一六四四年,明將吳三桂為一己私慾,引清兵入關,大明帝國徹底敗亡。三桂以漢奸走狗罪名,遺臭至今。但從較高邁深遠的眼 光評鑑事件本體,若沒有滿清入主中原,東北、蒙古等地難有納歸中國版圖之日,漢滿二大強族長期對立,終必耗盡雙方國力造成領土分裂 。日後隴西以外、天山南北路及西藏等邊陲,亦必終為化外之地。
就政治實務論,有明一代不曾出過好皇帝,延及崇禎更是吏治腐敗,民不聊生、流寇四起。明室氣數已盡,解救百姓倒懸拯救黎民水火,由 朝氣新興之滿族入主,總比淪為流寇匪徒統治為宜。事後證實大清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皇帝素質最高的朝代。從錯綜整體上的得失,時空長期 的異動,三桂「一怒為紅豔」的瞬間,無意中播下了國家創新起死的生機,吾人對其當年的決策評論,也就難上加難了!


(四)意大利馬基維利(Machiavelli,Niccolo'),君王論(The Prince):「君主不喜歡將軍的名聲!」自古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 者不賞。將軍在戰場上追求的軍事目標,是徹底殲滅性之勝利;政客黨派在舞台上的權力鬥爭,是眼前利益的妥協。決策兩相悖逆,將領面 對政治壓力,其命運抉擇不外:接受政治現實,承擔責任黑鍋與臭名;若堅守原則貫徹理想,輕者斂跡潛翼、懸車退隱,如麥帥下場。重者 岳武穆等,誣罪死獄、身首異處、禍及滅族。 越是接近權力核心的人物,不論專制帝王、民主元首,都不願見到能幹、清廉、能文、能武、又深得民心的好部屬。過於完美無缺的聲譽, 對領導者權位、名望形成直接「取而代之」的威脅;對競爭者的同僚,也是前程最大的障礙。在位者的懼憚及同僚間的忌恨,交織壓抑的後 果,不知有多少明珠、瑰寶,埋沒在深不可測的海底;更不知多少好花、美樹,在人跡罕至的僻壤,默默地浪費芳香。古往中外遺珠之憾, 選材上增加了最致命的限制。



參、本文
一、前言
領導能力與人格特質本是互動的關係,兩者差異極難分辨。人格特質傾向正面發展,就是有領導能力的;若趨向負面發展,如史達林、毛澤 東之流,雖不能否定其能力,只是能力的作用對外卻是負面的多。
(一)人格特質:
依熊祥林譯「心理學導論」的解釋人格為:「個人對社會的影響力」,具體言之,即「決定個人適應環境特有的行為型式及思維方式。」人格 上表現的特質,一般學者將其歸納為1、智慧。2、社會的成熟性與廣博性。3、內在的動機與成就慾。4、人群關係態度等。


(二)領導才能:
張潤書先生綜合領導功能為:協調、團結、激勵、計劃、授權、指導、溝通、考核、公共關係等九項,因此愈能發揮以上功能者,其能力愈 強,反之愈弱。


(三)決策品質:
行政決策有把握時機、完備週密、切實可行、多元參與等原則。並應運用常識判斷、邏輯推理、科學方法等理性的決定。凡不偏離以上正當 方法原則之決定,可將其界定為好品質,偏離愈遠,品質愈劣。但人畢竟有其極限性,智慧、知識秉賦不同,應對之道:「如何接納自己的 短處,發揮自己的長處。」
很多情況,依自我理性判斷好似極正確、極有利的,但行之日久,竟然後患無窮。現代科技確實為人類帶來了繁榮富足,可是深入反省,就會 發現其中含有太多值得警惕深思的問題。
純就經濟學觀點,理論上「人民公社」是最為省錢、省事、最有效率的社會制度,只因嚴重違背人性基本需求,注定了必然失敗與災難的命 運。明白了這層道理,就不難察覺出當前是否也有類似的案例,或許軍方只為了供需之便當初成立『副食供應站』,卻忽略了人性弱點及種 種難以克服的變數,引發出防不勝防、應接不暇之弊端。



二、人格特質對決策品質的影響
(一)智慧
智慧大部份是天生的,但後天知識經驗會影響智慧的廣博及深度;而智力是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推理力、想像力、創造力之綜合激盪。 禪宗的「頓悟」、「轉識成智」就是說明這種知識經驗對智慧的輔佐作用。秉賦高的,配合後天學習經驗的增長可得「卓識」;但智慧低的, 經驗知識的累積反而更增長其固執的偏見。


1學習能力:
無法認知、學習新態勢、特別是新威脅的人,在被淘汰出局時,可能還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學習能力強,吸收前人知識以供籌劃決策之用 ,可更容易習得新的方法、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其中「新」是最值得注意的。中國近代的禍患、恥辱、挫敗、掙扎大部份來自我們的「舊」 ,與對手的「新」。新舊包括觀念態度上的及方法技術上的兩種。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德軍對英、法、波、俄的作戰,也是一場新與舊的競賽,德軍使用新戰術及新戰具,新戰術是高速機動、避免攻堅,新戰 具則為裝甲部隊,新機械化理論的運用,這種思想初創發源於英國,但官方支持不力,使這種創意未能為英國帶來應有的利益。戴高樂 (Charles deGacclle)也曾建議成立裝甲軍團,也未獲得任何支持;波蘭最為保守落後,沒有裝甲或摩托化師,而且一直迷信騎兵的價值, 甚至還深信騎兵衝鋒為犀利有效的戰術。依李特哈德的評論是落後了八十年,因為在美國南北戰爭時代,北軍名將薛爾曼(Sherman)就已經 證明騎兵衝鋒的無效(如果至今還迷信「步兵」的衝鋒戰術,又更落後了近一百四十年)。當英國兵學大師李特哈德對波蘭情勢表示憂慮時, 波蘭當權諸公竟勃然大怒,並由外交部提出了正式抗議。


2洞察力:
拿破崙的功業是人類的奇蹟,奇蹟一半依賴他的天才。史載:他有敏銳的洞察力,心思迅捷,善察弦外之音,觀察事物直指內涵,不為表相所 困;博覽群書,精通史地、軍事、政治,提綱挈領歸納要點,幾乎過目不忘;思路條理分明,目標緩急先後把握恰到好處;觀念、行動、政策 清晰簡要,故能循序而行;善於鑑往知來,對行為後果、敵人企圖、行動能相當正確的預判。馬陵高(Marengo)及奧斯特立茲 (Austerlitz)諸戰役中,以此「軍事慧眼」的能耐,獲得預期戰果。


喪失洞察力的領導非常可怕!戰國末期秦王政伐趙,趙慘敗。後李牧為大將軍,反敗為勝擊敗桓齮,十五年再敗王翦;十八年秦買通寵臣郭開 ,派人取代李牧殺之;秦即下邯鄲,虜趙王。衡情度勢,趙弱而秦強,面臨立即性危險,除英雄別無可持;事實證明李牧確屬英雄,誹謗之言 必須查證,尤應追究讒誹者之動機;當情勢所逼必須依賴人才,唯有努力爭取向心,而不能逼他走路。


任何事件宜避免孤立觀察,應將它放置更大的結構裡,才能洞察出真正的意義!誤差過大而失去精準的時鐘,遠不如完全停擺的,每日總有兩 次絕對準確之報時;決策失當,不如不決策!


3善用間接路線:
歐幾里德並沒有證實過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只是武斷地規定而已。僅就地球表面,歐氏的幾何原理就不通用。在離不開地球的人類看來,一道 光線,可能以直線射向無窮遠,正如一條永遠筆直向前爬的蚯蚓,看地球是平而無限大的。愛因斯坦將天文資料綜合演繹,光線所能取得的最 短途徑,是由重力場的幾何構造而決定的一條曲線或一個大圓。將物理學宇宙觀,運用在戰場、商場及決策上稱之為間接路線。


思維的領域雖是天馬行空般的自由,但行為的規範卻是不容許隨心所欲的。不論作什麼,總不免阻力重重,愚者直來直往,甚至火中取粟;智 者則再思而行,繞一個圈子,或用另一方法去達到目的,前者也不無成功的可能,瞎貓也有逮到死耗子的時候,但成功的機率甚低、成果甚差 。後者的收效慢,著力多,卻能大大提高成功的或然率與效果。


諸葛亮,六出歧山,五次北代功敗垂成,或認為諸葛先生實在不自量力,以當時蜀郡一嵎之地,與曹魏半壁江山相比,不論人才、軍力、物力 ,不僅難以匡復漢室,還冒覆亡的威脅。但深思衡量,諸葛先生之所以不惜數次北伐,固在尋求機會捕捉幸運,更重要的還是運用功勢手段, 以圖解危紓困安定後方。


第二次布匿戰爭(Punic Var),迦太基(Garthage)名將漢尼拔在塔西米尼湖畔的大捷,更足以表現出間接路線的利益。漢尼拔已佔領羅馬 北部,羅馬執政官將兵力分為兩部,一部扼守東線阿里美崙(Arininum),今意大利之(Rimini);一部監控西線阿里吞(Aretium),即今 日意國之(Arezzo),兩處南下要道,漢氏不論往東往西都會遭到截擊。他決定採取西線,不經正常道路而取極為隱密,然而艱險非常的小 徑逕趨敵人。這小路經亞平寧山道然後必須通過險惡的四大沼澤,行軍途中漢尼拔患嚴重熱病並因而失去一眼,但依然堅持前進,表現的勇氣 、意志實為常人所不及。證明單一特質尚不足以造就偉人,必須多重特質的配合,李特哈德對漢尼拔的評語:「一般將領們,大多重視已知的 事物,而懷疑未知的因素,獨漢尼拔以其非常的天才,寧肯選擇最艱險的途徑,出敵不意避開敵人有備的正面。」


四天三夜泥濘沼澤中艱苦行軍,人困馬疲損兵折將,可是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繞到敵人的後方。巧妙的是漢尼拔並未乘機奇襲敵軍,反而攻擊 敵人後方城鎮,補充給養,威脅其首都羅馬。敵將為免遭人民指責(羅馬當時為共和時代,民意壓力有類於今天的民主國家),必然追隨漢氏 的行動而失去戰場主動。當羅馬執政官弗萊米拉斯(Flaminus)率軍向漢尼拔窮追時,漢氏在塔西米尼湖東岸四英哩隘路設伏,此處東為險峻 山地,西臨深淵湖泊,翌日清晨,羅馬軍乘薄霧掩護由北向南通過隘路向敵軍進攻,南端被迦太基重步兵所阻,俟北端羅馬軍完全進入後,迦 太基騎兵即封鎖入口,羅馬軍團如甕中之鱉,前後遭擊,東側山頂迦太基輕步兵以亂箭射殺,羅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除軍事外,舉凡政治、經濟、法律、宗教等,多見間接路線施展威力的空間。例如以德化教育強化法治;以肅清犯罪改善治安;以信用控制、 增減公共支出調節經濟;以社團活動及競賽舒解人民因生活緊張而生的壓力等,皆屬之。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沒有使用直接暴力,卻得到比革命,比百年宗教戰爭更偉大之效果,影響所及整個社會觀念和價值均有極大改變。


在政治上若以直接暴力、欺騙手段巧取強奪之民主是假民主,最終仍淪於更暴力的統治。放眼當今政局,所有從鮮血中產生的權力,均苟活 在再度流血的惡夢中,只有以民主爭取民主的間接手段才靠得住。


在軍制上,以一再延長服役年限,企圖留住軍官是直接路線,若能從改善教育體制,充實學習內涵,疏通人事管道等實質工作上下功夫,讓 青年人搶著考,畢業後趕不走,是間接路線。


在制度上,以各種檢查、督考、視察去消除不重視訓練、不落實戰備諸缺失,是直接手段;促使年度大型測驗競賽演訓,結合軍種、兵科特 性,使訓練自然結合戰備,藉合理之測考制度,導引正確之訓練理念,是間接路線。
窮追猛盯,日日獻花,是直接路線;欲擒故縱,先討好丈母娘,才是間接路線。


4創意:
只有具備較高智慧的人,才能藉助獨立思考從事較高層次的心靈分析。創意就是智慧的最高表現,也是最具威力的部份。在戰鬥中投擲的 石頭;優於手裡握的石頭;刀槍優於棍棒;槍械優於弓箭;有組織的部隊優於烏合之眾;有戰術的勝過無指揮的。在謀生上,儲藏比臨饑 覓食有保障;蓄養牲畜又更勝於單純的肉品儲藏;農耕配合牧畜,生活型態得有更多更好的品質提昇。



(二)社會的廣博性
1節制:
一個人學會創業之前,就該先學會如何節制,這不僅可以助人成功、減少失敗、保護事業,更重要的還能保護自己,衡量自我與情勢的消長 ,認清內在(自我)、外在(環境)限制因素,在適當時機採取至當因應措施。


以希特勒當時人才、軍力、民心、士氣等條件,若在意識型態、民族驕傲、作戰指導(應避免兩面作戰),以及個人心理(不應得意過早, 過快的擴張)上都適度節制,德國將大有成功的機會。


拿破崙本來小心翼翼頗知節制的,但過快過多的成功寵壞了他,使他忘了即使是天才,人類還是有無法突破的「有限性」。史家威爾杜蘭對 他的形容是:「無止盡的成功違反了天命,超過了人類極限,最後終於被困在茫茫大海的一片礁石上,孤苦無助,鬱鬱不樂而終其一生。」


與他們相反的是戴克理先(Diocletiar),他掘起於羅馬衰微、悲慘、混亂之際,從公元二八四年至三零五年為羅馬皇帝,他大刀闊斧,並 不諱言專制,不僅重建秩序,敉平叛亂,也重新收復失土;二十一年之後他又作了最不平凡的決定--見好就收,辭職下野,回家種田。他 瞭解生命的有限與權力的無常,此一行為雖沒保住他的事業,羅馬當時元氣喪盡,決定時代興衰成敗的是「勢」或潮流,偶然劃過的星光是 無力挽回的,但他至少永遠地保護了自己。比戴氏更不凡的是華盛頓,以「捨我其誰」之精神,帶領十三州脫離英國壓迫,爭取獨立創建美 國,事成後總統任期屆滿,左右勸進擁立,卻勃然大怒曰:「讓我等為後世子孫建立典範榜樣!」捨得立國昇平氣象之至尊,卻為國家體制 奠定萬世不朽的民主基石,如此睿智之開國先賢,從政治遠見上表達了真實的偉大,在歷史上他們永享高風亮節的盛名。


蔣委員長抗戰勝利直後,若在事業最高峰懂得急流勇退,主動協調黨派還政於民,挾其未曾挫敗之功業,必當攀躋中外之完人。千秋萬世永 享宗廟,光環永昭神靈威震,綿亙後世感懷斯德也。然而『舍我其誰』的搏命,『不可為而為之』的下場,就是國家分裂、生靈塗炭史實佐 證的罪名。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他非但沒有西楚霸王的豪情,連朱由檢的羞恥心都沒有, 1644年闖王入京時,還有半壁江山未淪陷,就自覺羞愧而自縊殉國。


諸葛亮被譽為智慧的化身,但也免不了犯下大錯。


在劉備伐吳問題上,他著實當了一回事後諸葛亮,見死不救、未能同行,都是不可思議、無法諒解的。


西元221年劉備得知荊州丟失、關羽被殺決定立即伐吳,舉傾國之兵激戰於夷陵。東吳大將陸遜重創蜀軍火燒連營七百里,蜀兵慘敗而逃,史 稱夷陵之戰。蜀元氣大傷,三國政治、軍事、實力對比發生明顯變化。


如此明顯的重大決策失誤,是在什麼背景下鑄成的?《三國志.先主傳》:「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 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這一年劉備稱帝,置百官、立宗廟,滿朝文武彈冠相慶。而與劉備情同手足的關羽、張飛卻先後死於非命,未 能同享登基之樂,劉備在感情上確實難以承受,特別是關羽的死,導致伐吳的直接原因。


然劉備做為政治家,豈能以兄弟情長左右情緒!顯然伐吳是一場軍事、政治、人心上都站不住腳的戰爭。軍事上:這是一場沒有經過認真準備 的戰爭;政治上:這是一場與過去政治路線徹底違背的戰爭。東聯孫吳是貫徹《隆中對》實踐多年證實正確的戰略,一旦伐吳前功盡棄。人心 上:吳蜀兩國關於荊州歸屬權,劉備背了個『借』的名義,理不直氣不壯,吳蜀兩國官兵人人皆知,必然影響兩軍士氣消長。


上諸因素劉備難道都沒有考慮?雖沒有任何直接的史料證明,只能假設他不可能不考慮。《趙雲別傳》記載: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 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 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只是劉備一意孤行,此時已經聽不進去。


開戰結果大軍慘敗,退回永安,對此重大決策,諸葛亮態度如何?他作為軍師,有權直接影響劉備參與決策的人物,卻了無蹤影,直到最後 才說:「法孝直(法正)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三國志.法正傳》地地道道的後見之明。


諸葛亮的影響力何曾小於法正?研判諸葛亮在伐吳問題上的昏瞀,可能與劉備同樣犯了草率、兒戲的缺失,寄望劉備親率大軍定能 以量取勝奪回荊州。除此之外,劉備與諸葛亮的昏聵決策,也與劉備欣然稱帝有關。權位的順遂沖昏了頭、燒壞了腦,自隆中「三 顧」之後,破赤壁、取荊州、奪益州,短短十幾年光景白手起家居然也當上皇帝,世上哪還有咱辦不到的事?
噫!即使睿智、高明的領導者,一旦自我膨脹,任何錯誤都可能發生。


2韌性:
韌性是對挫折的忍耐力,是領導者成功的必要條件。漢高祖劉邦只是亭長出身的陰險卑鄙無賴。論氣魄,既非英雄又非豪傑;論才氣不過幾 分假仁假義。最後位登九五,主要還是屢敗屢戰、愈挫愈奮的韌性。楚漢相爭,二年敗於彭城,漢軍被殲二十餘萬;三年再敗於滎陽,所部 死傷無數,形勢極為危殆。項羽氣走范增後,劉邦漸漸才爭得主動,滅了霸氣橫溢但已無人輔佐的西楚霸王。


鄧小平在六四天安門事件雖也證明其臨老昏瞶,貪權戀位到至死不悟的境地,有類於劉邦得位後的陰暴、殘忍。但在共黨世界,除他而外沒 有第二個人能夠兩扑三起,又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韌性。


3勇氣:
勇氣不是不怕困難、不在乎困難,而是敢面對挑戰,有效克服它。並從克服之毅力與過程中顯現出來。不論平時、戰時最難面對的,往往不 是敵人,很可能是如何說服上級,尤其難面對的更是自己的過失與弱點。


身為領導者,當面對敢於直諫的下屬,就要有勇氣為自己的過失讓步,將致命的弱點轉換為致勝的優點。 是故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


二次大戰德國摩德爾元帥(Walter Model)是希特勒最寵信的將領之一。一九四二年初德軍遭遇蘇俄強大壓力,摩氏的第九軍團受到被包圍 的威脅,元月二十日希特勒召見,准其所請派一裝甲軍增援,但堅持必須將該軍用於查茨克(Gshatsk)地區。摩氏力言必須使用於耳塞夫 (Rzher),因此發生了激辯,摩德爾最後冷言以道:「是你指揮第九軍團,還是我?」固執無比的希特勒竟作讓步,蘇軍果然攻向耳塞夫, 裝甲軍穩住了防線,捕捉敵人的意圖。之後攻勢頓挫,德軍被迫後退,摩德爾不理會希特勒,毅然將軍團撤至聶伯河(Dnieper)之線保全戰 力。


由摩德爾我們看到勇氣對軍人的重要,但政治家更需要勇氣,首先他們必然要處理軍事問題,其次對自己的進退出處、外在的誘惑、利益財 團的壓力、部屬的失誤與設陷以及長官的逼迫等等,無時不需要勇氣去抗拒。當危機、誘惑臨頭,除非勇者,不可能蘊育出好的決策,捨去 勇氣就作不到「見危授命,見得思義。」


4是非之心:
「致良知」是陽明思想最顛峰的境地,「此良知之說,乃百死千難中得來」。與「正物之心」、「去人欲」的工夫相比,更加簡潔明瞭,積 極自發。其最具體的實踐:『若有事起,但求發自吾心「良知」以應之即可。』是非之心就是源於深厚之道德勇氣及絕對客觀之善惡標準, 客觀之程度,但求「良知」、「天理」即使與切身利益相衝突,亦在所不惜。而所論之「是」,並不是單純的忠厚,而是面臨選擇,能不計 個人榮辱成敗,努力向福國利民的方向著想;「非」也不是個人單純的邪惡,而是指對眾多人民不利不便的決策。


在謀刺希氏事件中,隆美爾以及其他各界眾多參與者,俱為正直勇敢熱愛國家之士,寧為人民利益及國家前途而自我獻身,反對業已近乎瘋 狂的獨夫,這正表現強烈是非之心。隆美爾被迫自殺,求仁得仁,又何在乎偏見劣評?殉道的靈性、勇者的良心,是德意志民族集體罪過最 高尚的見證,其精神和態度都是我們的表率。


欲彰顯是非之心,必先拋開得失成敗的牽掛。正義是檢驗人類進化的指標,萬物之靈,在這一「靈」字的表現上,算是相當夠邪惡的,為了 免於邪惡毀滅人類自己,就不得不稍帶幾許感性,相對地會失去些許客觀,這是犧牲但也更是成就。



(三)內在的動機與成就慾
拿破崙的成就當然離不開世人所公認的天才,但更重要的還是植根於內在的動機與成就慾。跟隨他的都深感不勝負荷,自己也因而體力透支 ,每日工作不息,清晨四點前起床計劃一切,史家認為他用二十年的時間創造了一世紀的歷史和功業。


1理想:
空有成就慾而無理想,只能作些維持性的、蕭規曹隨式的活計,不然就是有破壞無建設,啃食文化、歷史的蛀蟲。推動創造,非有理想不成。
開近代法治先河的『拿破崙法典』,就是理想的產物,在極度繁忙中,八十七次之國務會議,他主持討論三十七次,不斷催促及親切謙和的 鼓舞下,於一八0四年三月二十一日完成立法。事後他對法典無限自豪地說:「我真正的光榮,不是四十次勝戰,滑鐵盧的失敗摧毀了勝利 的記憶,將來永垂不朽者,乃是我的民法。」


2野心:
理想的指向多半是利他的;野心的目標則幾乎都是利己的。正因為基於自私,在心理的推動力上尤其顯得強烈,表現在實際行動的機率當然 也就遠高於理想。項羽見秦始皇遊會稽,曾有「彼可取而代之」的狂言,以後乘機逐鹿天下,也都是這種野心的驅策。劉邦與朱元璋得天下 後,大肆謀殺功臣,這種決策不論在領導或政治理論上都找不到任何支持的理由,唯一的解釋是基於對自身信心德威之自卑心態,為維持萬 世一家的野心,從而衍生出多疑好殺的恐懼。


3成就慾:
以往讀書人常以懸樑刺股以竟其功,絕大部份不是為了追求知識學問,推動他們的就是成就慾。盼望十年寒窗後金榜提名,不僅光宗耀祖, 更能榮華富貴。人基本上有其平凡的一面,若沒有慾望去塑成目標引發動機,就很難付出心力去完成一件大事。


從社會行為與社會事實法則之理論,人類之行為因受獎賞而繼續,受懲罰則停止。就歷史觀而言,利己天性產生出的行為,具有強大自發力 量,政治和其他社會結構常是為了滿足此種社會需求才有生存功能。如何將個人功利上的成就慾與國家、社會目標相調和;而制度方面亦能 配合社會需求自動採取前瞻應變,必然更利兩者功能的持績與壯大。



(四)人群關係的態度
諸葛心書將才篇:「見賢如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謂大將。」此處所言之大將,指的是將將之統帥,講求的已不是戰 場上一般的攻守殺伐,而是藉著均衡、謙和、中肯與親和之誠意,透過不斷的溝通、授權、協調、組合,促使各將之間及對上、對下之間之 和諧,同心協力為共同之使命而效力。歷史上稱得上的,有漢高租劉邦、魏武帝曹操及唐太宗李世民等人,近代史上可以艾帥為典型。


項羽垓下無法脫身之際,對部屬抱怨道:「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足困於此 。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其驍勇善戰威猛壯盛確千百年來所僅有,但還是鬥不過劉邦,而自刎烏江。劉邦勝在他抱持著人群關係的態 度,他既有智謀多慮之才,又有勇敢善戰之將;項羽原有智者范增輔佐,但不能重用,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史記淮陰侯列傳:「數以策干 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可見謀士、大將雖在身邊,項羽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一味迷信自己的勇力,欠缺在組 織及群體的支持。就領導者分類,項羽只是個「自己很行,但不會用人」的三流角色。


要想駕馭組織與群體,一個領導人物就必須具備一些特殊的人格特質,這種不可抗拒的魅力是除了紀律之外,讓部屬、盟友都能自動自發追 隨你、支持你的動力,粗略區分以下各項:


1、度量寬宏:
歷史上政績最好的皇帝是唐太宗,稍具常識的都知道是成就於他的度量。與魏徵之間君臣關係坦誠和諧,幾乎無所不談無所不聽,至今依然 被世人傳頌為千古佳話。太宗最不凡的是在男女情慾問題上都能有無比的容人之量,而且臣子在他的鼓勵下也敢於表達他們的不平不滿或建 議。資治通鑑對太宗的容人之量曾有如下的一段記載:「上嘗閒居,與珪(王珪)語,有美人侍側,上指示珪曰:『此盧江王璦之姬也,璦 殺其夫而納之。』珪避席曰:『陛下以盧之為是邪,非邪。』上曰:『殺人而取其妻卿何問是非?』對曰:『昔齊桓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 善而不能用,然棄其所言之人,管仲以為無異於郭公。今此美人尚在左右,臣以為聖心是之也。』上悅,即出之,還其親族。」


一般人總認為希特勒的失敗是他過於獨斷所致,確實這是他領導上的致命傷。但必須明白這是以德國人的背景所獲得的結論,若是以宋代以 後的中國人,尤其是文化上的主導者--漢人的立場,敢斷言希氏的胸襟度量優於我絕大多數的古今領導人物。德將希魯門提特曾告知李特 哈德云:「元首說他非常嫉妒史達林,史達林能夠對頑固的將領採取更為斬釘截鐵的辦法,而他望塵莫及。對戰前紅軍的整肅,他更是羨慕 。布爾什維克所有軍隊、將領,完全受其自我主義薰陶,行動澈底一體成型;德軍將領及參謀本部則無同樣的信仰,元首認為將領們可以觀 望、反對,甚至對他表示不滿。」


確實,德國將領既不信仰希特勒主義,更有幾乎高達三分之二能夠面見希氏的人,敢當面表達不滿,這絕 對是古今多數中國領導階層所難以想像,不能容忍的。接著布魯門提特補充:「戰爭繼續之時,希特勒的這種怨言愈來愈多,但他還是需要 這一批他所不喜歡的人,否則他的作戰企圖無法實現。」看官諸君!這更是重點之重點,希氏任用不喜歡的人,因為他明白沒有他們達不到 作戰企圖,就憑這一點,即足夠吾人就史料深入反省而獲得不少感嘆的史實及警惕。 度量寬宏的功能:


第一、使人容言納諫,立即瞭解當前真實情況,適時採取正確的因應措施。
第二、容得下比你優秀的眾人,可規勸你所不知的過失,以便即時決策的修正。
第三、可集思廣益,以免因獨斷偏聽而招禍。
第四、可化敵為友,變阻力為助力,四方豪傑在無法抗拒強大向心磁場中,形成一股自然趨勢,可以集合眾志,共襄盛舉,成功立業。
西元二00年官渡之役,曹操攻下袁紹,發現大宗許都各大員與袁紹私通輸誠信件。眾人驚疑不知有多少人將死於通敵叛國,那知曹操看都 不看,只輕描淡寫地說道:「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並立即下令當眾焚毀。後人皆以此為曹操奸詐,但歷史上類此「奸 詐」有幾?殊不知「江河不擇細流而能成其深」,孟德所為,古今第一人,真不愧成就帝業之氣魄,亙古至今難得之奇才。「奸詐」之論, 源於後人胸襟、才識自慚弗如罷了。


2領袖氣質與親和力:
英國魏菲將軍:「不論如何研究、學習,皆難使人人成為領袖,蓋其特質生來獨具。」吾人合理推斷,應是領導者權勢、高位予人形成之壓 力、引力及崇慕心理之綜合情愫。復以儀表不凡輪廓鮮明、望之嚴然、熱忱灑脫,散發之特有氣質與親和力。


拿破崙深具之,其愛將GENERAL UANDAMME 云:「斯人也,其魔力難以言傳,吾不畏鬼神,然卻以赤子之心事之,戰兢惶恐臨淵履薄,赴湯 蹈火在所不惜。」僕役康斯丹隨侍14年,追憶對拿翁之敬愛,出自肺腑。


秘書MENEVAL 評之曰:「其為人也,耐性而隨和,近情而不苛,偶喜喧鬧,好眾樂樂,其神也溫煦。觀其御下真摰情深,與執政大臣處也融 洽,親士卒愛部屬,其何懼之有?」這親和力,令多許將士終始耿忠,效死沙場!


欲部屬為之效命,莫只靠威勢使之『怕』;宜靠真誠、關懷讓其『敬之、愛之』。


希特勒,一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伍長,巴黎和會凡爾賽簽約場外衛兵,14年後(1933年)取得政權執政。參謀本部諸高級將領,本具普魯士 貴族傳統,不可能瞧得起他!但他也深具領袖氣質的,德將曼特費爾敘述:「希特勒有一種吸引力,真正催眠的性格,對一些遊說者頗為有 效,起初滔滔爭辯,隨後不覺中漸漸屈服於其性格之下,遊說之結果常是一反原意圖,去同意對方之意見。」


史達林無尚的權威性、殘害異己的鎮懾性及至高獨尊的偶像崇拜,帶給部屬無與倫比的強大壓力,令人毫無思考猶疑的空間。在其淫威下苟 活的人,雖然競相努力輸誠效忠,企求討他歡心如意,卻依然籠罩著朝不保夕的恐怖。就功業言,他確實是二次大戰的唯一贏家,各國領袖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不自知,但他個人的成功,帶給人類的卻是黑暗與浩劫!


史、希二人因缺少拿氏的親和力,在軍事天才上尤為遠遜,且過度強調意識型態而缺少思想及對異族的包容,此為拿破崙雖遭失敗,依然被 世人尊奉為傲視古今的英豪。而希特勒也失敗了,史達林雖成功了,卻只能背上獨夫、暴君,希魔、史魔人人唾棄的臭名。


3均衡:
拿破崙治兵嘉言錄:「欲集合偉大將領一切特質於一身,是例外而難得的。傑出者之所最要:乃是智力才能與性格或膽量的均衡。如膽量過 甚,將會遭他預計以外的危險;反之若性格、膽量趕不上智力,他便會不敢執行他的計畫。」因此均衡是指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與自我認識 的工夫。歷史中有太多失去均衡而遭失敗的記錄,但健忘是人類的天性,經常記不住前人甚至自己親歷的經驗教訓。


二次大戰直前,希特勒追求目標,原是極為小心謹慎的,當一九三六年重佔萊茵河岸非軍事區,最初只派少數象徵性部隊;一九三八年三月 併吞奧地利時已較為大膽;同年希特勒決心收回捷克蘇台德區(Sudetenland),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及法國總理達拉 第(E.Daladier)竟簽定慕尼黑協定,承認德國進兵該區為合法之舉;一九三九年三月,希特勒無視與英、法的協定又侵佔了捷克,此時英 、法政府依然未作具體反應,從此,希特勒在輕易成功的誘惑,及敵手綏靖政策鼓舞下,漸漸失去慾望的自我控制,不再戒慎恐懼。終至引 發大戰,步上敗亡之途。


張伯倫一九三九年在波蘭問題上也突然轉變,衝動而失去自我控制,據李特哈德推測可能是:「群情的壓力、內心的怒火,被希特勒愚弄而 憤怒或者情勢使他在眾人面前像個傻瓜而感到羞恥。」於是在雙方領袖人物都失去均衡的情況下,二次世界大戰於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 進軍波蘭,兩天後英法對德宣戰而展開。


當時盟國領袖中唯一清醒的是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Lloyld George),他警告:「當尚未確信獲得俄國支持前,就作下如此超過限度的承 諾,實在是自殺愚行。」可是英國泰晤士報,則將勞氏的警告形容為:「一種無可慰藉的悲觀主義發洩。」並進一步說:「勞合喬治先生 現在似乎是生活在他自己的一個孤獨和遙遠的世界中。」


假使英法領袖在波蘭事件醞釀階段,先宣示容忍最大限度,將德國的要求再次妥協虛以委蛇,隨後全力檢討政策評估實力,積極爭取與國, 完成備戰,掌握德國動向,謀求至當對策,當免於接戰初期勢如雪崩的慘敗。



(五)結語
就個人私德而論,生活嚴謹的希特勒,是個不近菸酒女色,食不兼味的素食主義者,最大的嗜好繪畫、聽古典音樂,這種近乎完人的外在 表象,卻在施政上做出喪盡天良毫無人性的決策。


就人格特質言,人非聖賢,對領導者亦不宜事事苛求周全完美。唐太宗雖是古今最好的皇帝,逼父退位,不是好兒子;殘殺手足,不是好兄弟;教子 無方,無賢可傳,不是好父親。但就經世、治國、濟民而言卻不能否定他的確是個好皇帝。後人不會因其個人之污點抹殺他在歷史上偉大地位,亦不 會因此而影響後人對他的崇敬與肯定。至於晚節就遠不及康熙大帝之英明、仁厚,兩征高麗無功,勞民罷師;聽信讒言疑恨舊臣;寵納武氏, 引狼入室等等,種下唐祚敗亡病因,這專制封建時代的悲哀,是絕對權力長期腐蝕下的無奈。


身為公職尤其官至將相,『操守』的廉潔是首要條件中之首要,面臨誘惑有了是非之心的定奪,還要有見得思義、斷然拒絕的勇氣。貪瀆能 使決策故意錯,永遠錯,合法合理的永遠錯下去,直到覆亡為止!


政治舞台上沒有長久的、真正的忠心。當「抬轎」者高呼萬歲的同時,內心所想的不是主子的聖明與否,而是自己的利害、得失及權位。唯 有藉著領導者高尚人格特質,方能博得部屬由衷的尊敬。以「真言語」、「真感情」,將長官部屬的「利害」關係,昇華至朋友手足的「道 義」情誼,才能真正做到肝膽相照,流芳丹青!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